小魔豆开心作文                   师训会掠影  加盟校资料

当前位置:首页 > 指导理论 > 写作理论 > 详细内容
解读高考作文题全国甲卷分析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0/10/28  阅读次数:7064  字体大小: 【】 【】【
一、2006年全国甲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只老鹰从鹫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  
        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  
        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  
        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啊!”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问题,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解读:  
①全国甲卷的题目,一改多年沿用的“关系型话题”,从话题作文回归到材料作文,考生必须在看懂材料的基础上才能把作文写好。这种题型既能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又能考查其写作能力。从命题技巧的角度说,材料作文限制了话题作文的开放性,考生临场作文也就少了套作、抄袭的机会。比起传统的话题作文,本题写作角度有所收缩,考生只能在理解材料的基础之上写“一个侧面、一个角度”。同时,写作要求十分细致:内容不得脱离材料(这就意味着:通篇不提老鹰、乌鸦、牧羊人、小孩儿是不行的),要在全面理解材料的基础上自主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②本题既保留了话题作文“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的长处,也继承了近年全国卷寓言式材料的命题传统,而且,与2006年各地其他作文题相比,“乌鸦学鹰”这一材料叙述得堪称生动,考生不会完全看不懂,这就避免了题目过难的弊端,便于多数考生审题、立意、选材,有助于考生更加深入、更加丰富地理解题意,写出更有个性和灵性的文章。不过,本题浅近的文字之内还是蕴涵了深意:寓言通过小孩儿之口认可了乌鸦的模仿,又通过牧羊人批评了它的盲目模仿,批评了它在自我认知上的错误。该材料的深意在讥讽人类的丧失自我和盲目学习,具有现实意义和挑战性,所蕴涵的思维批判性和深刻性比起往年来有了很大的进步。因此,本题从模仿的角度和认清自己的角度都可以写出不错的文章,如何构思这篇作文,可以从中折射出考生不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③在全面阅读材料的基本前提下,可以从下面三个角度构思作文:  
        乌鸦的角度:乌鸦效仿老鹰,最后落得个悲剧下场,可说是违背客观规律的愚蠢之举。由此可以生发出的思考点即为:造成乌鸦被抓这一结果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其实,中国成语里的“好高骛远”、“不自量力”、“东施效颦”、“邯郸学步”都给了乌鸦合理的定位。但从这个角度写,要注意辩证思考,联系实际,使文章保持必要的高度和深度。  
        牧羊人的角度:牧羊人一方面看到乌鸦的行动并且证实了乌鸦的失败,一方面直接表示了对乌鸦的否定。于是,父子两人的对话便可帮助考生进一步思考“乌鸦抓羊”的寓意。最突出的写作点自然就是发人深省的关键词——“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中的“自己”。联系生活,实际上人们常常会遇到类似的事。正确认识自己,特别是认识自己的弱点,就能扬长避短,走向成功,达到目标。相反,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把自己的弱点当做长处,仍以此为自己定位,就会事倍功半,甚至南辕北辙,走向失败,达不到目标。于是,“认清自己,找准位置”便是一个直截了当的解读。  
        小孩儿的角度:童言无欺的孩子颇有点儿像《皇帝的新装》中的小孩儿,他肯定了乌鸦的“可爱”,但没有明确说出觉得“可爱”的理由,那么,“可爱”的原因就成了见仁见智的迷局,给了考生一定的发挥空间。细细思量,小孩子摸着狼狈至极的失败者的羽毛,称之为“可爱”,看似矛盾,却意味深长:是乌鸦“羡慕强者的本领”的勇气和梦想,或是“拼命练习”的苦干态度,或是孔子的“知其不可而为之”,鲁迅所说的“中国一向就少有失败的英雄,少有韧性的反抗,少有敢单身鏖战的武人,少有敢抚哭叛徒的吊客。”……考生可以由此生发出许多联想。不管如何立意,如果能够做到自圆其说,就能写出更为精彩和有个性的文章。  
    综观这三个角度后,选取其一即可。注意不要机械地理解材料的主旨,回到旧式材料作文的审题老路,企图用一个观点、一个立场概括材料的全部内容。如果那样,一方面反映出考生对题目中“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这一要求认识不到位。另一方面,构思时会觉得乌鸦是不明智的,又被最后一句话“它也很可爱”所迷惑,无法协调立场,容易导致自己的文章主旨不明,犯下考场写作的大忌。  
二、全国乙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据有关部门调查,6年来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1999年为60.4%,2001年为54.2%,2003年为51.7%,而2005年为48.7%,首次低于50%。造成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识字的人为什么不读书?中年人多数说“没时间”,青年人多数说“不习惯”,还有人说“买不起”、“没地方借”。  
        与图书阅读率走低相反,网上阅读率正在迅速增长:1999年为3.7%,2003年为18.3%,2005年为27.8%。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解读:  
①本题的写作要求也是既宽松又细致,材料既易懂又有所发散。与“乌鸦抓羊”不同的是,“图书阅读率”这一材料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更加密切,让人读后充满忧患意识,能让即将进入大学的学子有一个正确的读书观。由于材料的内容限定在阅读率的调查和思考之内,本题对于缺少阅读经验、阅读习惯较差的考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该材料由两部分组成,“图书阅读率”走低、“网上阅读率”走高。图书阅读和网上阅读的基本属性当然是相同的,都是阅读,但形式分别是“图书”和“网络”。由此可以明确,第一段材料中提到的“图书”的语境义是狭义的纸制品图书,不包含网络图书。  
        ②与全国卷I一样,本题在审题时要细心体会“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的要求,不必刻意统一第一段材料与第二段材料的关系,否则就会在“图书阅读率”、“网上阅读率”的关系上苦思冥想,得出似是而非的结论。  
        从第一段材料“国民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这一侧面人手,可写的角度很多:可以分析造成读者下降的社会原因,甚至可以进一步思考:读书的人越来越少,为什么目前图书类出版物越来越多?另外,中年人为什么没时间读书?青年人为什么不习惯读书?买不起、没地方借的社会原因是什么?也可以单独立意。可以阐明读书的意义:如分析读书与不读书最大区别在哪里;或者描绘读书之乐,抒写读者的心境和感悟;或者发议论:一个不爱读书的社会是人文精神缺失的社会,一个不愿读书的民族是创造力贫乏的民族;或者提倡议:重新唤起读书激情,让我们的社会多一点儿书卷气,少一些浮躁,多一些书香,让读书成为我们的时代风尚。考虑到网络普及的地域差别,缺少上网经验的考生完全可以从这一侧面写,但切忌行文缺乏构思和逻辑。不管怎么写,一定要能自圆其说,挖掘出自己的知识积累,写出自己的文化品格。  
        从第二段“网上阅读率正在迅速增长”的侧面来写,可以思考在这个信息和网络日益发达的社会中,读书是否必须要到书店去买?网上阅读的利弊是什么?衡量读书的标准是什么?分析获取知识的渠道,比较网络阅读与图书阅读两种方式,阐释其不同的特点。比如,网络阅读的优点在于,网络有着比纸质图书更便捷的检索功能,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迅速选择自己需要的阅读信息,网上阅读还能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但同时,海量的网络资讯,其另一面是良莠不齐、泥沙俱下。拥挤不堪的网络资讯中,虽然也裹挟着不少的知识和文化,然而却又使知识和文化变得稀薄,乃至无从寻找。所以,不能抛弃“书”这个我们最主要的知识来源渠道。另外,多数的人在网上看书时只是浏览、略读,没有细读的习惯;传统的读书方式,可以静下心来品读,所以,拯救传统阅读方式也很重要。从“网上阅读率正在迅速增长”的侧面写,要注意辩证思考,切忌一棒子打死,偏向一方或否定其他。  
        无论从什么角度说,都要注意避免泛泛而谈,人云易云,要写出自己的见解,要有自己的观点。还要注意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义,真实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③两套全国卷题目中“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的说法值得重视,其中“不得抄袭”的规定并不新鲜,也无须讨论。至于“套作”,因为近年话题作文的题型一枝独秀,所以那些事先背好范文临场套作的投机做法日益盛行,成为影响写作教学与检测的严重问题。其实,“套作”与借鉴他人作品的同时又有自己创造性劳动的写作还是有本质不同的,但阅卷时要细加分辨却又不那么容易,所以,本题通过有效限制写作内容,防止考生宿构,有望直接从源!l头解决“套作”的写作弊端。从第一段材料写,要求考生有丰富的阅读积累和阅读感受(很多学生打开书本只是看漫画和习题集),还要善于揭示问题的原因;从第二段写,要求有网络阅读的生活积累(很多学生在网上只是连线  
游戏和聊天),还要善于比较分析事物的特点。因此,本题材料作文的命题形式,表明了命题人对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渴求与鼓励,也给那些知识储备丰厚、思维能力优异的考生以更多的表现空间,能切实拉开精深与平庸的悬殊差距。与全国甲卷一样,体现出未来的命题方向。  
三、北京卷  
        许多城市都有能代表其文化特征并具有传承价值的事物,这些事物可以称作该城市的符号。故宫、四合院是北京的符号;天桥的杂耍、胡同小贩的吆喝是北京的符号;琉璃厂的书画、老舍的作品是北京的符号;王府井商业街、中关村科技园是北京的符号……随着时代的发展,今后还会不断涌现出新的北京符号。  
        保留以往的符号,创造新的符号,是北京人的心愿。  
        对此,请以“北京的符号”为题,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感受或看法。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解读:  
①从试题类型来看,这是一道提示内容非常详尽的命题作文。  
        试题的第一部分是提示语,包括两段话,要认真分析:第一句话“许多城市都有能代表其文化特征并具有传承价值的事物,这些事物可以称作该城市的符号”为文题中的“符号”作了定位,“代表其文化特征并具有传承价值”意味着选材时要注意“符号”的价值取向。然后提示语列举了典型建筑、风土民俗、文学艺术和经济科技四个方面的八个符号,其中前三个方面的符号都属于文化遗产,有物质的也有非物质的。王府井商业街、中关村科技园则是新涌现出的北京的符号。这些符号所代表的是北京城的具有重要文化价值的可以传承的公共财富,有形的符号和无形的符号,物质的符号和精神的符号,都展示了北京城市符号的丰富性和多样性。这些例子一方面帮助考生很好地把握概念,另一方面充分提示考生立意时可选择的角度。提示语的第二段话是“保留以往的符号,创造新的符号,是北京人的心愿”,对考生的立意作了进一步的提示和帮助。  
        试题的第二部分是写作要求。给出作文题目“北京的符号”,“谈谈你的感受或看法。除诗歌外”暗示侧重选写议论和抒情,一方面给出“文体不限”开放性要求。  
        上述提示语的设计恰到好处,既尽力拓展了可能的写作空间,帮助领悟能力较差的考生少犯审题错误,又对考场写作的立意和选材有所限定,使题目的意义表达得非常明朗。总体而言,本题的审题的障碍不大。除了提示语中明示的“符号”,从天坛到鼓楼的中轴线、饱经患难的颐和园、郊区的卢沟桥、十三陵、明长城、密云水库,卤煮火烧、京腔京韵、大兴西瓜,脸谱、的哥、王致和、全聚德、同仁堂、潘家园、什刹海酒吧街……对于善于观察生活的北京考生来说,都是不错的材料。可以说,“北京的符号”无处不在,考生的发挥空间是足够的。  
        本题北京特色非常突出,但这不能简单地解释为地方特色。北京是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和历史文化名城,有着丰厚的历史积淀、壮美的人文景观,不仅有800年的建都历史和传统文化脉络,更有赋予时代信息的新内涵。即使不在北京生活,如果考生有丰富的生活积累和阅读积累,也会对北京的历史、地理和文化产生必要的热爱和关注,写起来同样会材料丰富、游刃有余。反之,不注意观察、生活积累贫乏的考生,即使生活在北京城内,对身边的故宫、四合院、胡同等熟视无睹,对琉璃厂的书画、老舍的作品等一无所知,或者没有足够的认识和关注,下笔时自然会感到底气不足。  
        ②对于本题的审题,要特别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北京的符号”这一偏正式短语的修饰成分“北京的”,中心词“符号”同时构成立意的限制。构思时不能脱离“符号”只说北京的发展。例如“北京需要发展——北京能够发展——北京已经发展”。或者脱离了“北京”二字,去说大千世界的种种“符号”。例如《本草纲目》是李时珍的符号,《红楼梦》是曹雪芹的符号,《史记》是司马迁的符号,拐杖是卓别林的符号……  
        另外,如果把宿构的内容硬塞进题目的框架中敷衍成文,在“北京的符号”这一题目要求下会显得明显离题。例如“北京的符号是四邻间的老人手里轻摇的一把蒲扇,北京的符号是父母手里托起的一张可爱的笑靥,北京的符号是他和她相约走出校园的快乐……”实际上,“符号”这个词,含有象征的意思。一个事物,能否被称为某个城市的符号,全在于人们赋予这符号之上的意义对这个城市有无代表性、独特性或者说象征性的价值。天桥的杂耍和胡同吆喝,在别的城市里也许有类似的活动,但是它们却不具备北京这一套特殊的存在方式和独特的韵味,于是,就成为近代北京的符号象征。而“蒲扇”、“笑靥”、“陕乐”则不具备这种特殊的存在方式和独特的韵味,明显有贴标签之感,不合题目要求。  
        再有,提示语对北京的符号作了充分的列举,但并不意味着这些例子都可以统统成为一篇文章中的写作素材。如果把故宫、四合院、天桥杂耍、胡同吆喝、琉璃厂的书画、老舍的作品、王府井商业街、中关村科技园等都纳入文章,看似洋洋洒洒,实际上给人以材料堆积之感,文章言之无物,立意平淡。  
        ③构思时还要注意:如果仅仅从符号写到符号,即使语言多么华美,不写出独到的“感受或看法”是不行的。因此,能否深入探讨“符号”背后的深刻含义,是衡量考生思维能力的一块试金石。国外传媒说“北京”时,它就是中国政府的一个符号。在北京城中,众多的符号共同组成北京城市政治与文化形象。中南海是中央政府的符号,人民大会堂是人民当家作主参政议政的符号,紫禁城是明清王朝的符号,圆明园遗址是外敌入侵的符号,沙滩红楼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符号,人民英雄纪念碑是纪念为中国人民解放而献身的英烈的符号,王府井、大栅栏是老北京商业文化的符号,天桥是北京市井文化的符号,四合院是北京特色民居的符号……抓住其中一点来写,就比较容易写出“感受或看法”。  
        ④本题命题思路新颖,意义深刻,具有时代性。“北京”是现实的、具象的,“符号”是审美的、抽象的,这一偏正式短语包含了众多的潜台词,可虚可实,虚实相生,令人眼前一亮。比较而言,2006年北京卷作文命题的改革力度较大。“北京的符号”对写作内容的限制远远大于往年,让那些只会讲假话、编造故事的考生无从取巧。命题人用限制内容的方法,比2005年限制文体(议论文)的做法更加策略,在北京卷的命题历史上,该题堪称一次精彩的“转折”。  
                          四、  上诲卷  
        以“我想握住你的手”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不少于800字;②不要写成诗歌;③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解读:  
1、上海卷“我想握住你的手”仍采取命题作文的形式,没有任何提示语,更考验学生分析题目、构思立意的水平。  
        从题目看,这是一个完整句子的题目,主语、谓语、宾语齐全。关键的问题是,“你的手”是谁的手?“你”是谁?“我”又是谁呢?在这里,“我”和“你”形成一种直面交流的特定情境。“我”可以是考生本人,也可以是假设的第一人称的叙述者;“你”这一对象,可以是生活中父母、朋友、亲人,也可以产生更多的联想,涵盖古今中外,英雄、弱者、台湾同胞,鲁迅、冰心、白居易,姚明、刘翔、齐达内等等皆可,但要注意“你”一般属单数人称,构思时不能罗列多人。另外,如果把“你”写成抽象的理念、概念,如写“包容”、“诚信”、“八荣八耻”,则明显离题,因为它们与“握住手”的情境不合,而且有宿构套作之嫌。  
        题目中的“想”和“握住”,更是大有文章可做:“我想”这种话语方式,突破了现实中具体的两手相握的限制,有利于调动学生倾吐的兴趣与写作热情,容易写出考生的真情实感。从具体操作来看,“想”意味着内心的诉求、思想的转变或者是可能无法实现的意愿,所以文章应该涉及对人物心理的描写刻画。握手是当代人的礼仪,是表示和平友好的肢体信号,“握住”则不同于礼节性的两手轻握,它联系着记忆深处的深刻图景,是分离时的欲语又止,是感恩时的热泪盈眶,是共赴危难时的互道珍重……它是一种富有意味的身体语言,代表着宽容、信任、真诚、团结,珍藏着心与心的相握,意味着彼此的心灵的直接交流。  
        2、“我想握住你的手”是一个能充分表现主动关怀和心灵交流的题目,考生可以通过这个题目来谈自己的亲情观、友情观、社会观及人与人之间久违的真情。只要是人间至真至爱的真情,都可以作为话题来写。比如写和同学之间的理解,和长辈之间的感情等等,通过平淡表现出不一样的特色,在平凡中发现真谛。因此,流露真情实感——这是本题最大的构思限制,也是判别作文高下的重要依据。许多学生,最大的写作障碍不在于知识和能力的培养,而在于缺乏个性、性格幽闭、缺少公益心等精神状态。“我想握住你的手”这篇文章针对这样的现状命题,显然有深层的考虑。  
        本题审题难度不大,却内涵丰富。因为有“想”,自然要抒发情感,因为有“我”作限制,应该是自己的独特的体验和想法。因为有“握住你的手”作限制,从文体上看更适合写成记叙、抒情类的文体,对于那些只会写议论文的考生,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我想握住你的手”是生活气息浓,而且充满着人情味,兼具开放性与综合性的题目。题目突出了对考生内心情感世界的关注,同时兼顾社会意义。联系上海卷的人间真情和北京卷的文化理性(《北京的符号》),南情北理,二者相映成趣。  
五、天津卷  
        《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收录一个新词——愿景,词义是:所向往的前景。请以“愿景”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  
解读:  
        1、本题题目中的“愿景”一词,和连战先生一行访问大陆有关。连战先生当时身为台湾国民党主席,在演讲中用到了“愿景”一词;大陆媒体出于礼貌,也以“愿景”回应:海峡两岸唱响了一曲“愿景”之歌,“愿景”迅速传遍大河上下、长城内外,成了一个“热词”。第五版《现代汉语词典》临付印前一周,把“愿景”一词收入,成为一段佳话,它体现出一种时代精神,暗合社会两岸互动的热点。  
        “愿景”虽然是个新词,但题目中的提示语作了明确的解释——所向往的前景。认真揣摩题意,“向往”一词,对愿景的词义轻重和感情取向作了界定,它是一种意愿的表达,概括了未来目标、使命及核心价值。而所谓“前景”,顾名思义,就是前方的、将要发生的图景、景象,它是人们为之奋斗希望达到的图景。从客观上讲,愿景是不管从视觉,还是直觉都可以看到及物化的东西,不能简单等同于“意愿”、“想法”或“展望”、“希望”。  
        因此,这个词实际就是具体化的“憧憬”、“理想”、“梦想”,题目的审题难度不大,可以写的内容也很多,只要写出一种“憧憬”、“理想”的具体内容,写出其中的价值取向,都是符合题意的。愿景是可以假设的,每个人都有愿景。考生的愿景是能够升入理想的大学,毕业生的愿景是从事自己真正热爱的事业;都市的中年人,愿景是住进自己买得起的住宅,乡村的老年人,愿景是老有所养,并且看得起病;中国人的共同愿景是两岸统一,伊拉克人的共同愿景是过上和平安宁的生活……考生既可以写自己的愿景,也可以写大家的共同愿景,也可以假托他人的身份写别人的愿景。从这个角度说,这个作文题目是容易上手的,它体现了“让每一个考生都有话可说\"的作文命题原则,符合高考作文命题的基本标准。  
        2、本题考的好像是对词语的理解,其实考的却是对生活、对人生、对社会的理解。于是,对景象的描绘,对向往的表达就是作文成败高下的主要标尺。  
        愿景不会年年改变,相反,它是一个历久弥坚的承诺。愿景是一个具体的目标,是一个心向往之的将来的生动画面,它既是可以被描述的,又是具有挑战性的。例如,写马丁•路德•金的愿景是,他的四个孩子将在一个不是以他们的肤色,而是以他们的品格优劣来评价他们的国度里生活。这一愿景,目标远大而具体,图景生动而感人,蕴藏着丰富的潜台词。相反,如果写苏轼的愿景是“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写陶渊明的愿景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虽有图景却少了明确的目标,也看不出考生对生活、对人生、对社会的理解,写作质量显然要低一些。  
        天津卷作文题,保持了给定题目、提示语简明扼要的命题风格,和去年的“留给明天”有异曲同工之处。今年的题目,选词虽然陌生,但内涵与每位考生都练过无数遍的“谈理想”大致相同,因此人人有话说,人人都会写;同时,作文命题直接考查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保持了一定的积极意义。  
六、重庆  
        (1)以“车站一瞥”为题目,作场景描写,不少于200字。  
(2)“走”与“停”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其内涵十分丰富,可以引起我们对自然、社会、历史和人生的种种感受、联想和思考。请以“走与停\"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D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②题目自拟;③立意自定;④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⑤不少于600字;⑥不得抄袭。  
解读:  
        重庆市连续两年采用“一小一大”的作文命题形式,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作为城市考生,车站是熟悉的公共场所。无论公共汽车站、长途汽车站还是火车站,都是人员密集、信息密集的场所,而每个来到车站的人,都要花时间等待,或等待车辆的到达发出,或等待人、物的聚散、转移。善于观察生活的人,能在车站看到许多可讲述的人与事。“车站一瞥”是用片断来写一个场面。“瞥”的时间尽管短暂,但“车站一瞥”还是考查了考生是否观察、关注生活中的细节,考查学生观察能力和描述能力,同时考查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的功力,单靠想象编故事的投机心理会受到限制。不关心生活的考生,要想写好这样的题目,是不容易的。  
        不过,观察生活类的作文,命题一定要保证全体考生都熟悉相应的生活情境和氛围。据《重庆晨报》2003年的报道,以“8小时重庆”为名的重庆市农村公路建设工程,“到2007年,行政村通公路的比例将提高到95.5%,乡镇、行政村通沥青路或水泥路的比例,分别提高到70%和22%。”这样看来,2006年,全市仍然可能会有5%的乡村考生的所在地并没有车站,加上有些农村虽通公路,但未必有车站,只是随招随上,所以有小部分考生,只能通过间接经验来获得这“一瞥”,完成这样的内容,未免有些困难。(如果此题改为“补习班一瞥”,大概没有人会说自己没有这样的经历。)  
        从另一方面看,由于目前的经济、社会方面的各种原因,各类车站的治安、卫生、噪音污染等问题比较突出(贵宾室除外),考生如果能如实地描绘车站给自己留下的最深印象,其文章一定不会是无病呻吟的无聊之作,而是“直面惨淡的人生”。因此,这道题尽管人手不易,但联系着极为鲜活的生活,应该不乏精彩之作。  
        第二篇作文“走与停”,与路途车站有一定的关联,因此,两题之间显得较为协调。该题风格平实、贴近生活、角度较新,与近几年全国卷的思路基本一致,为关系类话题作文。  
        “走”与“停”的确都是“内涵十分丰富”的概念,触发点很多。“走”可以理解为移动、旅行、探索、运转、上升、提高……“停”可以理解为上述过程的暂停状态。题目的阐释比较有弹性,考生容易人手。联系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常识,可以帮助考生更好地思考二者的关系。物质世界是按照它本身所固有的规律运动、变化和发展的,任何事物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清楚了这个“辩证关系”,考生开篇布局就比较容易了。树欲静而风不止,地球看似停止实际在飞速运转不停震动,火车如果不停就失去了走的意义,垄断者希望停留在最有利的状态而竞争者则迫使其向前走,重庆市的一些干部明明办理了“停薪留职”手续却“留职不停薪”吃空饷,没有行千里路的历练就没有运筹帷幄的潇洒,人生的行走朝高处留下了坚实的脚印而停下脚步来欣赏风景依然是最美的享受……素材非常广泛。加上考生大都做过“得与失”、“成与败”、“进与退”之类的话题类训练,本题的构思立意几乎没有什么难点。  
        本题需要注意的有以下两点:第一,话题本身具有辩证色彩,应该紧扣关系类话题的要求,不要重“走”轻“停”  或者重“停”轻“走”。第二,文章长度为600字,写作时间短,要注意精选材料,凸现中心,所用材料要作必要的解释和阐发,以免言之无物。  
七、辽宁卷  
        题目:肩膀          
        要求: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解读:  
        辽宁卷的《肩膀》,最大的命题特色是简洁,标题“肩膀”意义显豁,写作的限制较少。  
        “肩膀”一词,联想意义比较丰富。首先,亲人或朋友、爱人的肩膀,是依赖、付托、支柱,给人以温暖的感觉,而现代节奏越来越快的生活,加大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使得这类的肩膀成了稀缺资源。自己的肩膀,是责任、担当、承诺,明代义士杨椒山的著名诗句“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说的就是这个意思。鲁迅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中说:“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孩子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地度日,合理的做人。”作者从自己的肩膀上表现出的,是无私的爱,是博大的胸怀。因此,从这一角度构思,便于抒情,贴近实际,可发挥性强,跑题的可能性相对较小。考生可以讲述生活的真情实感,写老师、父母、朋友,都是十分好的题材。但如果没有丰富的情感和感悟生活的能力,立意时容易流于俗套,要写出有个性、有深度的文章也不容易。  
        其次,从牛顿名言人手,可写的内容也很丰富。牛顿说:“我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此话颇有哲理。我们不可能站在每一个巨人肩上,不是每一个巨人都适合自己,要选择有特点和有个性的巨人,还要注意怎样去站,也值得研究。这实际上牵涉到一个学习什么、怎么学习的问题。如果亦步亦趋,那不是站在肩膀上,顶多是趴着肩膀上。站在巨人肩膀上,不能拿鸡毛当令箭,不能狐假虎威,要真正站在肩膀上。……从这一角度构思,便于议论。从这个角度构思,要更加注意扣题,不要把作文写成“我与巨人”,与“肩膀”越写越远。  
        拍肩膀,也是生活中的常见动作。一个简单的动作,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回忆。长辈拍肩膀,表示亲热或赏识;朋友之间互拍肩膀,可以表示友好或庆贺;街上被陌生人从后面拍肩膀,要么是误会,要么是碰上了骗子或仇家;草原上感觉有东西拍肩膀,可能是受到了狼的攻击……从这一角度构思,便于写出曲折的故事,擅长记叙的考生同样有发挥的空间。  
                                            八、湖北卷  
        在汉语里,“三”是个有意味的数词,构成了很多词语。比如:“三思而行”,“三省吾身”,“举一反三”,“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等等。这些词语既是社会生活现象或人生经验的概括,又隐含着一定的文化意蕴和人生哲理。  
        请根据你对上述词语或你所熟悉的其他带“三”词语(注意“三”在词语中的含义)的联想与感悟,写一篇文章,可以就某一个词语联想思考,也可以把几个词语联系起来思考。  
        要求:自定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不少于800字。  
        解读:  
        本题虽然没有明示“话题”二字,但从写作要求看,“对带‘三’词语的联想与感悟\"仍然属于话题作文的范畴。从命题思路上看,话题材料类似2005年北京卷的语言表达题(举出两个带有“半\"字的常用语并对其中蕴涵的理趣作简要说明)。这种设计,在保证命题的开放性、充分降低审题门槛的同时,能在一定程度上尽力避免话题作文容易宿构套作的弊端。  
        就本题而言,带“三”字的词语(包括俗语)有很多,语词储备丰富、联想能力突出的考生,可以在立意时有更多的选择余地;要写出“联想与感悟”,就是要学生在作文中体现出观察生活的广度、审视生活的高度和分析生活的深度。“注意‘三’在词语中的含义”的主要意图,是提醒考生构思时不要偏题,要选择那些“既是社会生活现象或人生经验的概括,又隐含着一定的文化意蕴和人生哲理\"的词语。  
        从内容上说,保证不偏题还是容易做到的。实在想不出新的词语,就用材料中给出的“三思而行”(在做事情前,经过反复考虑后才行动),“三省吾身”(多次、自觉地反思自己的言行、思想)、“举一反三”(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他许多事情),“三人行,必有我师”(应该不耻下问,虚心向别人学习),“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人多智慧多,有事请经过大家商量,就能商量出一个好办法来),也是可以的。  
        写作要求提示的“感悟”,实际可以看做文章立意的关键、文章的中心论点。以自己独到的感悟作为中心或线索来选择和安排材料,写记叙文、散文或者是其他体裁的文章,都是切题的。如“三生有幸”可抒感恩之情,“三岔口”、“三角形”、“三部曲”可谈生活感悟,“朝三暮四”,“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可议人生智慧,“三顾茅庐”可叙历史片断,“三农”可记农村新貌,“两岸三通”可写连宋之行,“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可论郭德刚现象,“一亩三分地”可批垄断企业阻碍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平……  
        相反,像“三口之家”、“三叔的故事”这样的立意,很难写出什么人生经验的概括或者文化意蕴和人生哲理,自然难以得高分。  
        因此,只要词语积累和表达能力过关,这样的题目,并不影响考生写自己熟悉的生活和社会热点问题。平时善于观察思考生活的学生可以充分地展示自己的写作水平和思想境界。  

九、湖南卷  
        “意气”一词,《现代汉语词典》列有三个义项:①意志和气概,如意气风发;②志趣和性格,如意气相投;③由于主观和偏激而产生的情绪,如意气用事。  
        请联系你自己的感受和认识,以“谈意气”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解读:  
        本题采用的是“引导语+题目”式的命题作文。2006年命题作文这一样式已经代替话题作文,成为各省语文高考的主流作文题型。  
        引导语列出了“意气”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所注的三个项:“意志和气概,如意气风发;志趣和性格,如意气相投;由于主观和偏激而产生的情绪,如意气用事。”这些义项聚焦于每一个人的个性心理特征:由于各个人的先天因素不同,生活条件不同,所受的教育影响不同,所从事的实践活动不同,因此这些心理过程在每一个人身上产生时又总是带有个人特征;这样就形成了每个人的兴趣、能力、气质、性格的不同。“意气”这个词,恰好对应了人的“结构心理系统”(意志、气概、情绪……)、“动力倾向系统”【志趣、性格……)也对应了考生成长过程中的“精神面貌”、“交友”和“处事”筹重要方面,内涵比较丰富。考生可以由此产生相关方面的感触、认识或是记忆。尤其是平时关注内心感受、关注人际关系的考生,更是有话可写。“意气”是个很“心理化”的命题,与去年“跑的体验”有着内容上的继承和发展。  
        从“意志、气概”的角度说,舍我其谁的意气,使人奋起;献身理想的意气,使人勇敢;勇于探索的意气,是人们发挥潜能的金钥匙。充满意气的人,坚韧不屈,勇敢无畏,自信乐观。从“情绪”的角度说,功利一点儿的,可列举古今中外意气用事者的悲惨结局,以警醒世人。人文一点儿的,可以论性情中人的意气用事有时也是本色的展现。当然,意气之间也有着互相联系、转化的关系:意气风发者一旦意气相投,就能形成极有影响力的团队;意气相投者一旦意气用事,这个团队也就风流云散了……  
        联系课本,张溥在《五人墓碑记》中感言:“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洋洋,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死。”歇颂了颜佩韦等五位民间志士反抗暴政的勇气;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中写下“书生意气,挥斥方遒”,表现出爱国青年的批判精神和政治热情;《雷雨》里周朴园的台词:“你这么只凭意气是不能交涉事情的。”则表现出有钱有势老板的居高临下和老奸巨猾……  
        本题在命题上的主要问题,是写作要求有些过于简单,如果加上“可任写一个义项,也可兼写多个义项”的指导语,对于考生审题、立意和选材会有更大的帮助。  
        构思本题时,要考虑的主要限制有二:一是不要把题目中的“意气”与“义气”混淆,“义气”指由于私人关系而敢于承担风险或牺牲自己利益,如“这人很讲义气”、“你看他多么义气”。二是注意写作要求中只允许写议论文的条件。写议论文,是检查考生分析能力、认识水平、思维条理、表达层次的一种很好的形式,更容易检测出高三学生的知识积累和思维品质的差异。它的局限性,是限制了只会用叙事、描写、抒情来表达对生活的理解的考生,这固然是不足;但今年万众仰慕的上海作文题“我想握住你的手”,题目本身同样限制了只会写议论文的考生。应该说,限制文体的写作要求,并不影响高考题的公正性、科学性和实际的测试价值;在宿构套作之风愈演愈烈的今天,更具有针对性和合理性。这一点,对于2007年的作文命题和备考方向,不失为一个有益的启示。  
十、江苏卷  
        有人说,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有了路。  
        有人说,世上本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没了路。  
        还有人说……  
        请以“人与路”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定立意;②除诗歌外,文件不限;③不少于800字。  
        解读:  
        江苏卷今年回归命题作文,导读材料的设计,类似套用式仿写,寓意丰富。  
        首先,“人与路”的“路”可理解为现实生活中的路。比如,有鉴于我国交通事故死亡率世界第一的现实,可以谈“人应该如何走路”、“人应该如何管路”等等。  
        如果赋予“路\"以象征意义和比喻色彩,也可以是心路。那么,所有的心路历程都可以着笔,“人与路”就有了更丰富的内涵,人与路就是人生之路的思考与选择。路就在自己的脚下,自己的路自己走。每个人所选择的并不一定是最精彩的路,但一定是最适合自己的路,“条条大路通罗马”,考生可以为自己畅想眼前的路、未来的路等等。如果这样写显得比较空,不容易驾驭,则不妨将主旨收得再具体一些,写人生之路的某一方面。比如成才之路、求学之路、成功之路、坎坷之路或平坦之路等。  
        此题也可以从分析材料切入,确定文章立意。  
        第一条材料是鲁迅的话,语出《呐喊》中的《故乡》:“我想:希望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此语,表达了对世界的认识,“路”成为生命探索的象征。考生可谈勇于探索、善于创新、敢于创业、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等等。例如,唐僧(玄奘)给世人开拓一条通往佛学真知的道路,所以有歌赞日:“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再如丝绸之路的开辟,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以后的航道的开辟,这些都是众%.
来源:安老师手把手作文辅导中心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加盟快讯
加盟学校

法律声明|关于我们|投稿本站|在线报名|加盟管理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五莲路593弄  作文教学圈微信号zuowenfudao  电话1304669191  QQ52232736
copyright 2000-2009 上海子儒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子儒教育)官网 ( zuowen360.cn )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21034号-2